展卷人生,先拓印清廉
展卷人生,先拓印清廉
2023年06月03日 07:15:36 來源: 浙江黨建網 作者: 本網記者 林庭宇 通訊員 于萌萌
杭州市淳安縣紀檢監察干部在廉潔文化教育基地參觀學習。謝航凱 攝
近日,杭州市桐廬縣合村鄉組織全鄉“85后”年輕干部集中收看由杭州電視臺《廉政經緯》欄目拍攝播出的該鄉村鎮建設和環境保護辦公室原主任樓宇違紀違法案例剖析特輯——《及時行樂釀苦果》。針對案件暴露出的年輕干部“八小時外”監管盲區問題,該縣紀委監委向有關部門發出紀檢監察建議,對重點崗位年輕干部逐級落實政治家訪。
幾乎同一時間,在杭州市委組織部會議室,市紀委監委駐市委組織部紀檢監察組組長方東曉正在對新提任的8名年輕處級干部開展任前集體廉政談話,“這批干部都是80后,我們在談話中重點針對這一年齡階段、職務階段多發易發的違紀違法問題,用身邊人身邊事給他們鞭策警醒、明責鼓勁。”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對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作出部署,要求高度重視年輕領導干部紀律教育。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希望,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打造忠誠可靠堪當重任的年輕干部隊伍,必須從嚴從實加強年輕干部教育監督管理,把好教育關、監督、管理關,讓年輕干部在嚴管下成長,在磨礪中成才。
年輕有為,抓好后繼有人至關重要
年輕干部是黨的事業接班人,事關黨的事業薪火相傳和長遠發展。加強年輕干部教育監督管理,是傳承發揚黨的政治優勢、優良傳統的必然要求。
年輕干部作為黨的事業的“闖將”“干將”“先鋒”,正值風華正茂、意氣風發之時。然而有些年輕干部工作作風不實、熱情不旺、勁頭不足、動力不大、要求不高,成為“躺平式”干部;也有一些人在摸爬滾打中迷失方向,在糖衣炮彈中甘被圍獵,沒有守住拒腐防變的防線。近年來,年輕干部違紀違法案例并不少見,游戲充值、歸還賭債、迷戀奢侈品……腐敗動機多種多樣。
“在小小的花園里挖呀挖呀挖,希望我們所有青年人都能在自己愛且對的花園里,成功挖出記憶的碎片、守住溫暖的家,綻放出青春最美的花。”近日,寧波市海曙區“青廉”行動之“青春正芳華,廉心向未來”系列活動走進龍觀鄉李敏烈士故居,以一場別開生面的“給青年干部的第一堂廉政課”主題分享會熱力開場。
近年來,多地把握新時代年輕干部的特點和成長規律,不斷探索年輕干部教育監督管理,引導他們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成為干部教育監督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接班人和生力軍。對于年輕干部而言,培養選拔好固然重要,但更為關鍵的是要持續教育監督管理好。讓年輕干部從進入干部隊伍起就知道守紀律、講規矩的重要性和嚴肅性至關重要,需要做到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常破“心中賊”,過好政治關、權力關、交往關、生活關、親情關,經受住摔打磨練和利益誘惑的考驗。
底線失守,年輕干部難逃“早節不保”
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大批年輕干部通過鍛煉和培養成長成熟起來,保證了黨的事業后繼有人。當前,80后、90后年輕干部成為干部隊伍的主體。這些人中的一些腐敗和作風問題浮出水面,引起社會的關注。
經過梳理發現,截至2022年8月,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處理處分的80后黨員干部占到處理總數的近17%。呈現出人數多、違紀違法問題突出等特點。“為什么高學歷沒有帶來高素質?職位低卻膽子大呢?”
記者通過整理分析這些年輕干部的腐敗案件發現,他們貪腐的目的并不主要是為錢、為權,而多是為“玩”。愛玩,是年輕人的共性。但他們中一些人卻把“玩”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為了“玩”不惜違法犯罪。臺州市仙居縣橫溪鎮“90后”干部應濤和“87后”吳鑫涌,從購買普通足彩發展到迷上“高頻彩票”,越賭越輸最終把雙手伸向了醫保資金,短短一個半月就挪用醫保資金1500多萬元。
“年輕干部大多是從家門到校門、校門到機關,處于事業、生活起步期,社會閱歷、實踐歷練相對不足,面對誘惑和干擾,價值觀容易受影響,甚至扭曲變質。”一位辦案人員告訴記者。錯把“圍獵”當“真情”,是不少年輕干部違紀違法案件中的常見“情節”。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一些年輕干部鑒別能力較弱,容易掉入“圍獵”者精心設計的人情陷阱。這些慘痛的教訓無不在提醒,年輕干部必須不斷提高政治鑒別力和警惕性,才能在“圍獵”的糖衣炮彈襲來之際堅守陣地。
深究年輕干部的違紀違法原因,除了理想信念缺失、放松自我約束、法紀意識淡薄等主觀因素,教育引導和監督管理乏力也不容忽視。
江蘇省太倉市瀏河鎮某國有控股公司財務負責人印一凡利用管理公司財務印章、現金支票、備用現金的便利,采取截留公司現金收入、私自使用公司備用金等方式,挪用公款長達10余年,直至鎮財政分局對該公司進行財務審計,印一凡才主動投案。地方部門和單位監管缺位,制度形同虛設,才讓個別年輕干部“鉆”了空子。責任跑虛落空,監督制度漏洞百出,馬到懸崖無人勒,必使年輕干部墜入深淵。
靶向施策,培養過硬“青廉”干部
咚咚咚……近日,舟山市定海區紀委監委駐區委辦紀檢監察組一行叩響了區委宣傳部辦公室副主任俞慈龍的家門,開展青年干部廉情家訪工作。今年是定海區紀委監委開展年輕干部廉情家訪工作的第三個年頭,通過家訪,定海區紀委監委把“廉潔防線”延伸到“八小時之外”,有效地提高了年輕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
枝整則樹亭,只有時常“剪葉修枝”,方能亭亭如蓋,枝葉成蔭。3月3日,浙江省紀委監委會同團省委召開“浙里青廉”工作部署會,進一步推動全面從嚴治團和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工作走深走實。浙江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從對黨負責、對事業負責、對干部負責的政治高度,把教育管理監督貫穿干部健康成長全過程,全力保障年輕干部可堪大用、能擔重任。
“好干部是選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杭州市濱江區紀委監委的工作人員表示,“要嚴在日常,管在經常,不斷督促其系好廉潔‘安全帶’,把好成長‘方向盤’。”為了把“護航”工作做好,濱江區紀委監委改變以往唱“獨角戲”的常規做法,把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委監督責任、部門教育管理責任貫通起來,推動各級黨組織在日常生活中加強管理,在關鍵處及時“剪葉修枝”。
年輕干部想要不走歪路,除了要擺正方向,強化監督,還要做好紀律教育。嘉興桐鄉市紀委監委通過建立“4+X”系列紀律教育工程,豐富教育載體,從理想信念、警示教育、嚴管厚愛多維度發力,鍛造清廉有為、忠誠擔當的年輕干部隊伍。溫州文成縣紀委監委根據青年性格特點,推出了“青廉脫口秀”“青春激辯賽”“青廉V劇場”“青年紅色行”等系列活動,讓年輕干部在寓教于樂中提升拒腐防變的能力。
如今,一批批浙江“新青年”接過了歷史的接力棒,唱出了擔當作為的“青廉”最強音。寧波市北侖區春曉街道的紀檢監察干部陳世穎八年間時刻把“把信訪群眾當自家人”掛在嘴邊,堅持“小跑”著為群眾辦事,用行動踐行著忠誠擔當的誓言;作為反腐“哨兵”,溫州瑞安市紀委監委第一監察室主任陳志威始終扎根第一線,參與查辦300多起黨員干部違法違紀案件,連續12年用一把鋼掃帚持續清理黨員干部隊伍……
“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在之江大地,“清廉”相伴、“青”而有為已日益成為年輕干部源源不斷的精神養料,滋潤著每一位后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