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區(濱江)2023年新引進青年大學生達6.8萬人,增數位居全市第一
看人才紅利緣何反哺“國際濱”
看人才紅利緣何反哺“國際濱”
2024年05月17日 15:48:41 來源: 中國組織人事報 作者: 通訊員 濱組軒
今年2月,浙江省委召開“新春第一會”,對加強“三支隊伍”建設進行全面部署。全區人才總量超48萬、35歲青年人才占比超50%的杭州高新區(濱江),也在今年提出要打造全球英才傾心向往的創新創業新天堂和人才心向往之的“青”愛的城。
2023年,高新區(濱江)新引進35歲以下青年大學生達6.8萬人,新增數列杭州第一。人才紅利反哺“國際濱”創新生態,連續15年迭代實施的人才創業扶持“5050計劃”,已跑出8家上市公司、38家(準)獨角獸企業。
人才奔赴“青”愛的城,產業是核心吸引力
“人隨產業走”。人口增加、人才到來,最核心的“引力”還是產業。在杭州由特大城市向超大城市晉級之時,數字經濟飛速發展,高新區(濱江)也在此期間快速崛起成為數字經濟高地。
從整體來看,高新區(濱江)引進人才的行業分布與該區主導產業基本一致。規上服務業、工業從業人數分別占整體的55.2%、32.1%,僅僅海康、大華、阿里等頭部企業就吸納人才超6萬名。當一個又一個年輕人來到杭州濱江,無異于對這座創新之城投出了信任票。在邁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路上,“國際濱”誕生了“類硅谷”的發展路徑——“人才帶技術、技術變項目、項目融資金、實現產業化”。目前,濱江全區98%的領軍人才集中在戰略性產業,創辦了全區四成左右的(準)獨角獸企業。2023年,高新區(濱江)首次舉辦“Hi TECH全球青年創業大賽”,吸引20余個國家(地區)的近400個項目參與。
“‘國際濱’何以才鏈全球?最主要來自高新技術產業的虹吸效應。”杭州高新區(濱江)黨委人才辦有關負責人介紹,濱江吸納人才前三的行業領域分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以及制造業,占比約66%,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人才占總量約37%。
產學研協同,為全球人才蓄水池持續擴容。“加快建設高能級產學研協同平臺,進一步提升了人才吸納力。”高新區(濱江)去年已支持極弱磁大設施、北航杭研院和重點實驗室引進高端人才300余人,其中極弱磁大設施研究院新引進人才230余人;白馬湖實驗室能源科技創新中心基地,已組建由2名院士領銜的團隊,集聚高端人才近200人。
“起跑春天”出手搶人,推動人才城市雙向奔赴
近年來,高新區(濱江)立足人才和企業需求,精準對接,推動人才城市“雙向奔赴”。
摸排企業需求,叩響引才“發令槍”。通過組建“政府+市場”企業用工監測專班,舉辦政企懇談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供需對接會等活動,全面摸排企業用工需求,精準排布招聘計劃。今年以來,累計摸排區內企業420余家,推出崗位需求8000余個。精準細分引才,搭建攬才“快車道”。聚焦不同行業和就業群體需求,針對性舉辦行業專場、人才專場招聘活動,促進才崗匹配。今年以來,舉辦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等行業招聘會12場,組織企業200余家次。其中,新春首場高新技術企業綜合型人才招聘會收到簡歷2342人次,同比增長21.85%。
如果你是初至濱江的人才,打開融濱一本通、樂濱一本通電子手冊,便可知曉濱江為各項人才“關鍵小事”提供的精到服務,包括機場快通、就醫快檢、住房安居保障等24項暖心服務。在這座創新之城,“樓上上班、樓下就醫、園內接娃”的理想場景已走入現實。濱江成就人才,人才成就濱江,“硅谷天堂”的夢,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