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互相看見,才能真正理解”
“唯有互相看見,才能真正理解”
——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文明互鑒浙江行側記
2025年07月11日 12:14:25 來源: 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作者: 記者 朱平
浙江在線7月10日訊 “這里有古老的良渚文化,有先進的科技,這次浙江行讓我徹底愛上了杭州這座友好的城市。”“太令人震撼了,余村這個地方,能在短短幾年內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召開之際,7月7日至7月9日,“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文明互鑒浙江行”順利舉行,來自法國、西班牙、希臘等國家的12位參會嘉賓參加了此次浙江之旅。
3天時間里,他們走進中國絲綢博物館、良渚博物院、杭州國家版本館,探訪阿里巴巴園區與未來科技城,漫步安吉余村,溯文明之源、觀文明之勢、品生態之美,每一段行程,都觸摸著浙江發展的鮮活脈動。
因受臺風外圍影響,杭州的天氣在短短幾天中上演了“變臉”:外國嘉賓既體驗了盛夏近40℃的熱烈,也邂逅了突如其來的大雨中“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西湖景致。這豐富多變的天氣,恰如多元文明的相遇,熱烈中見包容、多樣里藏和諧。
觸摸千年的文明對話
7月8日,外國嘉賓一行走進良渚博物院。玉器展廳內,希臘前外交部長喬治·卡特魯加洛斯凝視著一枚紋飾精美的玉琮,久久不語?!斑@是希臘沒有的珍寶,卻讓我看到了文明的共通?!彼锌?,“你看良渚的建筑方式,能找到不少與希臘建筑的共通點?!?/p>
作為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遺址不僅是中國的世界遺產,更成為全球文明對話的坐標。在這里,嘉賓們通過古老的玉琮、陶器上的刻符,讀懂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基因,也理解了“維護人類文明多樣性”的深遠意義。
塞浦路斯社會民主運動副主席哈拉蘭博斯·赫里斯托祖盧是第一次來中國,在良渚博物院的展臺前頻頻駐足。“以前只在電視上聽說中華文明的悠久,今天才算真正觸摸到?!彼J為,良渚從考古遺址變為文化交流平臺,正是“文明互鑒”的最佳詮釋,“不同文明唯有相互看見,才能真正理解。”
中國絲綢博物館的“絲路館”里,一臺古老的賈卡提花機讓法國國民議會前第一副議長卡洛爾·布魯·博納爾驚嘆不已:“我在法國從未見過這樣的織機!”當得知這臺織機的技術源自法國人發明的賈卡織機時,她連連感嘆,今后要讓更多法國人來中國了解這段歷史,探尋絲路上這段文明共鳴。
絲綢之路地圖墻前,嘉賓們紛紛舉起手機,尋找絲綢之路延伸至歐洲的軌跡。德國左翼黨國際委員會主席伍爾夫·加勒特則從絲綢之路看到了“一帶一路”的歷史基因:“破壞連接是危險的,唯有像絲路這樣的紐帶,才能讓世界更緊密?!?/p>
參觀絲博時,鐘愛絲綢的法國前國民議會議員皮埃爾·卡巴雷特地搭配了一條絲巾?!拔抑勒憬袔浊甑慕z綢史,這是文明的見證。”他說,對中法兩國來說,建立互信共建共享的關系至關重要,而文化就像水泥,能筑牢信任的橋梁。
科技創新里的共富密碼
“阿里巴巴不只是購物平臺,更是‘財富共享的機器’?!毙谐痰诙?,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創新技術專委會主席諾麗達·布尼雅敏走進期盼已久的阿里巴巴園區,當展示大屏上出現“偏遠鄉村的橘子通過電商平臺直達城市家庭”的畫面時,她由衷感慨,“偏遠地區的農民能通過這種便捷的方式增收,這是共同富裕的智慧?!?/p>
在阿里巴巴展廳,出于職業敏感,諾麗達對冷卻系統、CPU等技術細節格外關注?!鞍⒗锇桶偷男录夹g值得被更多人看到,因為它不只是交易平臺,更是在用科技改變生活、影響世界?!彼f。
直拳、勾拳、掃腿、側踢……在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未來科技城展館內,宇樹科技G1人形機器人的“拳腳功夫”讓嘉賓們紛紛駐足,忍不住上前“挑戰”這個會拳擊的機器人。
當看到強腦科技員工靈活操控公司自主研發的腦控智能義肢時,有著醫學背景的卡洛爾深受觸動:“這不是冰冷的技術,是給殘疾人的‘第二次生命’?!?/p>
她說,雖然之前不了解杭州新興科創公司的發展故事,但對“數字中國建設”早有耳聞,也知道《黑神話:悟空》等數字作品。“這次浙江行讓我看到,浙江的科技企業已把創新成果融入了生活場景,比如宇樹機器人未來能走進老人或殘疾人家庭提供幫助,強腦科技的智能義肢已讓不少殘疾人重建生活。”她感慨道,“人類的發明,就該造福全人類。”
西班牙眾議院前副議長瑪麗亞·格洛麗亞·森特利亞則對科技醫療器械印象深刻:“浙江企業的這些創新產品讓我看到,科技可以跨越國界,解決共同的民生難題?!?/p>
在未來科技城展館,每一個場景都讓嘉賓們深深感受到:浙江正用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為世界提供可借鑒的實踐經驗。
綠水青山間的生態文明
運河夜游的畫舫上,兩岸的燈光映照出古橋與現代建筑的剪影?!斑@條河活了!”7月7日的京杭大運河夜游,給初到浙江的嘉賓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行程第三天探訪的安吉余村,更讓大家看到了浙江“文化遺產保護+生態治理”的鮮活樣本。
余村的田間,清風拂過,還夾帶著夏荷的淡淡清香。嘉賓們站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紀念碑前,聽村民講解員講述村莊從“賣石頭”到“賣風景”的轉型故事;在“兩山”文創閣,余村村民葛元德講述的經歷讓嘉賓們動容:年輕時他是礦工,靠炸山賣石為生;如今,他在石頭上搞創作,和兒子在自家門前建庭院,銷售竹編、竹雕等創意工藝品。
卡洛爾直呼震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這里發生了巨變,而且變化這么迅速,村民原來在礦上工作,現在轉做文創、做旅游,為他們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彼J為,這種模式,既是一種生態模式,也是一種經濟模式。浙江把生態文明實踐變成了可復制的樣本,“這種經驗能跨越地域,實現共享?!?/p>
從良渚遺址見證的文明互鑒基因,到數字經濟展現的開放創新姿態,再到生態實踐傳遞的共榮理念,嘉賓們紛紛表示,這場浙江行早已超越了一次簡單的探訪。他們深刻感受到,浙江的文明實踐,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在這里,文明可以對話,發展能夠共享。
正如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的主題“維護人類文明多樣性 共促世界和平發展”,浙江以歷史為筆、創新為墨、生態為色,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藍圖上,寫下了文明互鑒的精彩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