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優秀建設者擬表彰對象公示
這份榮譽名單,透出四大看點
這份榮譽名單,透出四大看點
2025年09月17日 16:17:00 來源: 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作者: 記者 沈吟
浙江在線9月17日訊 9月16日,浙江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優秀建設者擬表彰對象進行公示。名單上,擬表彰的優秀建設者共有50人。
這是浙江第三次進行此類表彰。前兩次是在2018年11月和2022年1月,分別表彰了55人和48人。馬云、李書福、南存輝等大家耳熟能詳的企業家,都獲得過這一榮譽稱號。
這項表彰規格很高。它經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審批同意,將以浙江省委、省政府名義進行表彰。前期評選則由省委統戰部、省經信廳、省人力社保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工商聯聯合開展。
民營經濟是浙江的金名片,民營企業家是浙江最寶貴的財富。前兩次表彰,省委書記、省長等省領導為優秀建設者頒發證書。高規格的表彰,充分體現了浙江對民營經濟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成長的重視。
擬表彰的人員中,既有打拼多年的“老將”,也有新生代浙商;既有傳統行業的領軍者,也有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排頭兵。這份公示名單,也是浙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記者梳理發現了幾個特點。
一是新生代浙商成為中堅力量。
新生代浙商傳承老一輩浙商的智慧和勇氣,逐漸成長為浙商群體的中堅力量,名單中有很多浙商二代的身影。
擬表彰人員中,有蒲惠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西子聯合控股集團董事王克飛。此前,他的父親王水福也獲得過浙江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優秀建設者榮譽稱號。這些年,王克飛在傳承父輩制造業經驗的基礎上,孵化成立聚焦于工業云軟件領域的蒲惠智造,希望進一步推動軟件國產化的技術創新與市場開拓,幫助我國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新生代浙商的迅速成長,源于這些年來浙江十分注重加強民營經濟人士培育與傳承,實施“浙商青藍接力工程”,努力培養一支“政治上有方向、經營上有本事、責任上有擔當、文化上有內涵”的新生代企業家隊伍。
在桐鄉,兩家龍頭企業先后完成了代際傳承。兩位85后的新生代浙商——新鳳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莊耀中、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陳蕾,先后從父輩手中接過重任。
浙江長城電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顧正韡出生于1988年,2020年他從父親顧林祥的手里“接棒”,帶領企業發展。
二是科技創新力量涌現。
這次入選的人員中,多人獲得過國家級科學技術獎項,為中國科技的發展和變革作出了貢獻。
比如,新華三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于英濤,率領集團在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新華三集團作為主要參與單位完成的兩項產學研合作成果,分獲202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
寧波永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長、總經理毛磊,帶領團隊在光學元件和其他光學產品方面不斷革新,曾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張應民創立的杭州科百特過濾器材有限公司,專注膜技術開發與應用,參與完成的“新型膜法水處理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曾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鈣鈦礦光伏技術是一種新興的太陽能電池技術。杭州纖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姚冀眾,帶領團隊在實驗室里日夜奮戰,不斷優化技術方案,讓纖納光電在短短幾年內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今年5月,姚冀眾及其團隊的最新科研成果成功登上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雜志。
隨著AI浪潮席卷全球,芯片產業的重要性不斷凸顯。芯聯集成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趙奇找準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節奏,帶領公司迅速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汽車芯片公司。
三是文化建設成績斐然。
馮驥帶領杭州游科互動科技有限公司,歷時7年打造的國產3A大作《黑神話:悟空》火爆出圈,在全球掀起熱潮,實現口碑與市場雙贏。
從“小作坊”到國內首家以電視劇為主營業務的上市企業,再到最具海外影響力的華語影視集團之一,這些年,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依芳帶領公司在中國文化產業的浪潮中定錨、搏擊。華策已將近18萬小時的影視作品發行覆蓋至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影視出口長期占據全國30%以上份額。
近年來,網絡直播發展如火如荼,“直播+電商”成為互聯網經濟發展的新風口。作為國內頭部MCN機構,無憂傳媒在雷彬藝的帶領下不斷進取,努力推動行業發展的同時,通過新媒體產業賦能地方經濟,助力區域發展與鄉村振興,并打造“益行無憂”公益品牌,持續為公益事業貢獻力量。
寧波海曙北緯三十度文化交流活動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奇,借助自媒體平臺的廣泛影響力,開展直播培訓帶貨活動,助力農民“觸網”增收。
四是共同富裕扎實推進。
擬表彰的優秀建設者身份多元、覆蓋廣泛,除了民營企業家,還包括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個體工商戶等。
其中就有嵊州市兩頭門包子店經營者沈紅平、縉云縣一均燒餅店負責人趙一均、蒼南縣礬山鎮為唐公肉燕手工坊經營者朱師勤等。個體工商戶在發展經濟、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推動共富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曾入選“中國好人榜”的沈紅平,從2014年起堅持做公益。除每年送出1萬多個愛心小籠包外,她還發起成立愛心志愿服務隊。通過技藝幫扶,沈紅平讓500多名村嫂靠賣小籠包過上好日子。
趙一均是縉云縣燒餅協會副會長,開出了縉云首家燒餅示范店。他積極投身縉云燒餅師傅培訓工作,參與制定縉云燒餅制作規程。伴隨學徒的一批批就業,燒餅的香味從縉云飄向全國各地、飄向海外,縉云燒餅成為“致富餅”。
杭州臨安妍衍文藝創作室負責人羅云妍,通過庭院設計與改造帶動村民參與鄉村旅游發展,還整合傳統女紅技藝,組建鄉村繡娘隊伍,創辦省級巾幗共富工坊,帶動成員增收致富。
浙江民營企業厚植家國情懷,富而思源、富而思進,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就在本月初,第八屆浙江慈善大會舉行,海亮集團捧回“浙江慈善獎”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這些年,在公司創始人馮海良的帶領下,海亮集團在鄉村振興、特殊群體幫扶等領域持續深耕,打造11項長期公益項目,助力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
這50位入選者的領域不同、經歷各異,但他們都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在各自領域克難攻堅、創業創新、承擔社會責任,不斷書寫新時代新故事。
這份榮譽,是對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極大鼓舞,也是對所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優秀建設者的深情禮贊。